在我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經意意識到:轉眼疫情已經持續了兩年的時間,心裏感嘆,不知還要多久,才能回到往日說走就走、不用隔離、不用戴口罩、不用做核酸,到處趴趴走的日子。
這段大部分時間只能宅在家的期間,我除了製作課程外,在找資料的過程中,也順手搜集了很多優質的 IG 帳號,未來我也會慢慢整理,根據主題、級數等類別歸類,陸續分享給你。
今天的「滑 IG 學英文」首 PO 主旨:「無痛將學英文不知不覺融入生活中」起手式。
這 3 個精選 IG 帳號主題明確,用字簡單,能給你一個好的開始。除了優質 IG 帳號必備的色彩與內容外,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
- 言之有物,不會讓你覺得無聊
- 易讀性高,用字不難,能幫助你慢慢習慣閱讀英文
- 篇幅不長,不會佔用你太多時間,能幫助你達到每日輕鬆接觸英文這個目標
這些 IG 帳號的內容各具特色——有的富含哲理、有的獨具幽默,有的看了暖心,在滑 IG 學英文的同時,也點綴生活,給你一些思考的養分。
不管你平常有沒有接觸英文的習慣,這 3 個優質帳號都能幫助到你:若你已習慣接觸英文,它們的訊息能持續增加你的單字量並訓練你用英文來思考;若你是現在才想開始多接觸英文,它們的篇幅都不長,所以不會讓你有太大的壓力,也不會一次就來幾十個你不會的單字,而且內容有趣,是無痛學習很好的選擇。
Engroad 將推出付費會員制,
加入會員,就能收聽我為字彙力錄製的「發音、單字、詞組、句型、文法」5 合 1 講解內容,
並能下載課程的完成資源:音檔、講義、精華筆記、練習題、解答;
而除了字彙力,會員課程也將陸續新增文法、詞組、會話等主題英語內容。
免費試聽字彙力 #1,並在我推出會員制時,獲取早鳥價通知!
💡 多元媒介,學習不受限:
方法 1:在本篇部落格上收聽+閱讀超詳盡的手把手圖解(含補充內容)。
方法 2:前往 Engroad 的 Soundcloud 頁面收聽本篇教學內容。
方法 3:前往 Engroad 的 Youtube 頁面收看影片版的教學。
・線上聽,輕鬆學
1. @ninacosford
Nina Cosford 的圖文以幽默的角度來描寫女孩的日常。除了讀圖片上的英文外,她的留言區文字也都不長,常常寫出大家共有的心聲,很值得一讀。
圖(左):Dreaming of having nothing to do. (幻想能沒事幹)
圖(右):Dreaming of having something to do. (幻想能有事幹)
評論區文字:Oh time you strange thing…..why is there always too little or too much of it?! (噢!時間啊,你真是個奇怪的東西,為什麼你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呢?)
學習心法:注意動詞用法(例如動詞後面加了什麼介系詞、介系詞後面的動詞型態為何)、不可數名詞要用什麼字來形容「多」跟「少」?
圖:Why do my clothes always look better when I’m giving them away?(為什麼我的衣服總是在我要把它們送人的時候才特別好看?)
評論區文字:The conundrum of clothes.(衣服的難題)
學習心法:注意時態、片語。這些圖紋的篇幅都很短,不會有太多新單字,所以遇到不會的字馬上查也不會花太多時間,查完馬上背起來,再回頭多看幾次,增加印象。
圖:
Dining al desko. (在辦公桌用餐)
The eating hunch.(駝背縮脖的吃姿)
Still trying to work(仍然試著要邊工作)
Crumbs on the keyboard!!(鍵盤上的食物碎屑!!)
High spillage risk(高打翻風險)
Greasy mouse(油膩膩的滑鼠)
評論區文字:Table for one… (一人桌……)
學習心法:生活中的常用字看到就背起來,這些都是翻成英文時很容易冒出中式英文,甚或根本不知道要用哪個英文單字的日常短語。
2. @the.language.nerds
The Language Nerd 擅長用幽默的風格玩文字遊戲,有助於你用英文思考。內容有笑話、有文字遊戲、有不同語言表達同一個概念的說法比較……等等,非常有趣。
My life is a constant battle between wanting to correct grammar and wanting to have friends.
(我的人生是一場持續的交戰:在想要糾正對方文法跟不想沒朋友之間掙扎。)
Why is All together written separately, but Separately written all together.
(為什麼「一起」是分開寫,而「分開」卻是寫在一起。)
The adjective for metal is metallic.
(「金屬」加形容詞字尾 -ic 就變成「金屬的」metallic。)
But not for iron, which is ironic.
(但「鐵」就不行,它加了 -ic 會變成「諷刺的」ironic。)
3. @natgeotravel
國家地理雜誌的帳號除了給你令人屏息的美照外,也會簡短敘述照片的內容和背景。我特別喜歡他們樸實無華、平鋪直陳的敘事風格。
That moment when the snow is dumping down and you just have to close your eyes, open your beak, and try to catch a few flakes.
(雪花傾瀉而下的那一刻,你忍不住閉上雙眼,張喙,試著接住幾片雪花。)
Mother polar bears in the Hudson Bay region exit maternity dens with their newborns in February and March. Once cubs leave the warmth of the den, they have to face frigid temperatures that can easily drop to minus 50°C (-58°F) with windchill. Mother bears are particularly attentive and caring with the little ones while heading to Hudson Bay to hunt seals. They often stop to nurse and rest.
(哈德遜灣地區的北極熊媽媽在二月和三月時會帶著新生幼崽離開巢穴。 而一旦離開了溫暖的巢穴,幼崽就必須面對嚴寒的溫度,且加以寒風之故,溫度很容易降至-50°C(-58°F)。在前往哈德遜灣捕獵海豹的路上,熊媽媽也會特別細心照料熊寶寶。 牠們經常停下來哺乳、休息。)
An impressive display of lenticular clouds appears right after sunset in northern Iceland. (Swipe to see a wider angle view.) Sometimes lenticular clouds are reported as UFOs thanks to their flying saucer shape and bright reflection of the setting sun, moonlight, or city lights. Pilots try not to fly near these dense clouds to avoid turbulence.
(這令人印象深刻的莢狀雲景觀現於日落後的冰島北部。(滑下頁可見廣角照)莢狀雲因其似飛碟的形狀,以及對落日、月光、或城市燈火的高亮折射之特性,有時會被通報為外星飛碟。機師會避免在此稠密的雲朵附近飛行,以防亂流。)
以上就是「滑 IG 學英文」首發,整理了 3 個最好上手的英文 IG 帳號,適合想開始多接觸英文、將英文融入日常,又不想有太大壓力,或是不知道要從何開始的你。
希望你能試試看,我也期待收到你跟我分享實際執行後的心得喔!
你學英文時也希望講義多采多姿,讓視覺更享受嗎?
部落好課系列就很適合你喔!
本系列每一課都有全彩講義,點擊閱讀課程詳情。
免費訂閱
送出後請至信箱收取 Gumroad 確認信,並按下 confirm 確認訂閱
若一直沒收到信,請查閱促銷或垃圾信件夾是否有 Engroad 的 email ,
並將之移至主信件夾,就不會再漏接嘍!
熱門課程:
[職場 #2]:1 頁 A4 把 13 個職場英文禮貌用語一次學全,從此工作上一直遇到的詢問、建議、打斷全都難不倒你!
[職場 #1]:上完這堂,不但學會 5 大高效工作術,你還會用英文:1) 不結巴表達工作安排+2) 寫 3 分法待辦清單!
💡 學習小撇步:按下列標籤的 A1-C2 分類 👇 就會帶你到該級數的所有文章及課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