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英文自己學學得起來嗎?不背英文學得起來嗎?不寫練習題輕鬆學有效嗎?認真聽、認真背英文就一定好?
繼「我的英語路(含不藏私大公開多益滿分990分享)」後,我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一些學英文時常會有的迷思,這些迷思可能是你聽別人說、聽補習班說,或你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因為誤信、誤聽、誤思而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了自己的學習而不自知。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以自身學習英語、教學英語的經驗,幫你破解這 5 大迷思,並提供確切的執行方式,幫助你達到改進學習法,進而達到英語進步的目標。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怎麼花了時間、花了錢、花了力氣在學英文上,但不是沒進步,就是進步程度有限;或者你總覺得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不對,感到迷惘;又或你已經幾乎放棄英文,不想再跟這個語言胡攪蠻纏——先別氣餒,相信這篇文章能提供方向,助你自我檢視。
使用方式:詳細閱讀完本篇文章後,把這 5 大要訣寫下來,回想本月或本週或過往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沒有確實做到這 5 大項。針對未做到的項目確實加強,相信你很快就能感受到自己英文進步嘍!
Engroad 將推出付費會員制,
加入會員,就能收聽我為字彙力錄製的「發音、單字、詞組、句型、文法」5 合 1 講解內容,
並能下載課程的完成資源:音檔、講義、精華筆記、練習題、解答;
而除了字彙力,會員課程也將陸續新增文法、詞組、會話等主題英語內容。
免費試聽字彙力 #1,並在我推出會員制時,獲取早鳥價通知!
💡 多元媒介,學習不受限:
方法 1:在本篇部落格上收聽+閱讀超詳盡的手把手圖解(含補充內容)。
方法 2:前往 Engroad 的 Soundcloud 頁面收聽我的教學。
方法 3:前往 Engroad 的 Youtube 頁面收看影片版的教學。
・線上聽,輕鬆學
・迷思一:買本超厲害的書來猛 K,整本念完我的英文就強了!
・破解迷思:要聽講解——自己猛K就像是沒有裝備還想越級打怪=死路一條。
多聽英文廣播聽久耳朵就會開,這是很基本的,但如果你現在還沒辦法聽全英文的廣播,至少要選擇有老師講解的課程。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新年將至,書店在促銷,你也燃起一股希望,想在新的一年好好把英文學好來,於是就花了幾個小時在書店遊走,買了幾本英語學習教材甚或是字典、單字書、心智圖……等書籍,雄心壯志要一天背兩面,但是回家背了前幾個字或翻了幾頁後,覺得越念越想睡,或太難背不起來,或聽隨附 CD 朗讀句子太無聊,最後就把書擺在一邊,偶爾視線掃過,看到也當作沒看到了……
你聽過講解之後再讀內容,會比只讀內容而無任何講解輔助都還要有更深的印象。再來,有老師講解、有人帶著你看,一定會比你自己硬讀還要容易。
完全自己看、自己背,完全沒有聽的輸入,很難把語言學好,因為死記活背效果有限,沒有發音的連結你的記憶就留不住你眼睛看到的。
其次,你聽的內容不能只是死板的「朗誦」單字或句子的教材,或是僵硬的文法講解,而是要像上實體課時老師自然的講解那樣,否則不出兩分鐘你就會覺得很無聊或想睡,接下來就是把教材丟到一邊,一邊安慰自己明天有空有力氣有心情再聽,一邊忽略自己誠實的聲音:「好難學啊,但是現在不開始什麼時候才開始?怎辦?」然後一天拖過一天……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決定不要花錢上課,去坊間買教材自學,到最後都沒成功的主因。
💡 我的課程能怎麼幫助你呢?
每堂課都有詳細講解音檔/影片檔:
除了單字懶人包系列(配合國外免費英語教材,把單字一次整理給你,幫你節省自己查字典的時間)之外,其他所有的課程系列都有我的錄音,而且不是像機器人那樣唸出句子就結束,而是一字一句帶你看。
聽我的錄音就好像上實體課一樣,我會仔細地講解,幫助你了解每個單字要注意的地方(前面後面要加什麼詞、最常跟哪些字一起用、發音要注意的地方……等等),也帶你看句子的結構、時態,還有常用片語。
此外,在上課時我也會不時跟你分享我的經驗、生活等,你只要帶著輕鬆的心情來上課就好嘍!)
・迷思二:重點都用英光筆畫一下就好了,我不寫筆記的,時間能省就省。
・破解迷思:要寫筆記——不然每次複習的時候你都要從頭到尾把整個教材讀一次嗎?再讀一次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要注意的文法點在哪,對你的英文又有什幫助?
筆記不能省,學習一定要有筆記,筆記做得好,將能會為你節省大量的複習時間,長遠來看,你反而為自己節省了很多時間。
不管你使用的是什麼學習資源,在聽課程、聽廣播、讀文章、讀教材的時候,就把單字、文法點、道地說法……等一一記下來,有的人偏好動手寫,有的人偏好把所有資料都電子化。
前者我會強烈建議使用螺旋筆記本(翻頁方便,也不會有厚度影響書寫舒適度的問題)+ 1 個基本筆色(黑色或藍色)+2~4 個你喜歡的筆色+螢光筆,記得要選用順暢好寫的筆。把做筆記這件事能遇到的小小障礙都掃除,才不會總是因為細故讓自己覺得很煩,很煩就不會想去做,結果就是好習慣永遠無法養成。
後者我會建議使用 Evernote 這類的軟體。我個人還蠻喜歡這個程式的,介面簡單,操作容易,做筆記需要的編輯功能(字型、字體、大小、顏色、條列……等)都很齊全。
Evernote 免費的功能就很夠用了,同一個帳號可以安裝在 3 個電子項目上,使用瀏覽器登入帳號也算一個項目喔!所以如果是免費的帳號一般就是安裝 App 在一支手機、一台電腦+偶爾需要從瀏覽器登入帳號。在使用時記得檢查網路是否正常,否則你新輸入的內容將無法同步更新到其他的設備中。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把筆記寫在 App 裡的好處是隨時隨地點開就可以閱讀或編輯。
不論是手寫還是電子化,想像一下,你學完一堂,通勤時或午休時想把握短短的時間複習,加深印象,這時候筆記就能派上用場,拿出來迅速瀏覽,利用空擋學習就能輕鬆進步。
💡 我的課程能怎麼幫助你呢?
課程精華筆記,幫你節省時間,加速學習:
我知道你很忙,家庭、學校、工作都在瓜分你的時間,所以我大部分的課程都配有精華筆記,由我幫你整理上課時講到的重點,或者課後我想到有什麼可以補充,也都會一併歸納在精華筆記裡,節省你大量按暫停、回播、寫筆記的時間。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把筆記重新謄寫一次,幫助自己加深印象。
・迷思三:多接觸、多讀幾次就有印象,用浸淫式學習才能像母語人士那樣,不需要特別去背。
・破解迷思:要確實背——舉例:不把正確的文法點確實背下來,當你講話或寫信時怎麼辦?亂講一通、亂寫一通然後覺得自己至少說得出口、寫得出來,其實都是在自我欺騙。
英文母語人士 24 小時沈浸在英語的環境中,但他們也是要背單字、學習寫作啊!更何況是沒有 24 小時英語環境的我們。
有很多人提倡不用背輕鬆學英語,但在我的學習與教學經驗裡:
沒背=沒學。
關於「只上課不背誦」的學生我看太多了,今天就跟你分享一個我印象最深刻的實例:
我帶過一位學生,他每堂課都會到,每堂課也都好認真上課、做筆記,上了超過 100 小時的一對一家教,英文還是在原地踏步。我記得我們每次上課至少有大半堂都要花在複習上堂課的內容、帶著他寫作回家作業(因為他從來不寫作業……)或複習之前已經學過的文法或單字上。
當時我覺得很納悶,這個學生這麼認真,雖然作業沒寫,也不應該什麼都都沒學起來吧?!
有次跟他聊天,他才告訴我說,他回家真的花在複習、背誦的時間是 0……,也就是說,上過的東西,他從來都沒有背起來,都只是靠上課的微薄印象+有來上課來讓自己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有在「接觸」英文,但實際上他完全沒有花時間去吸收,所以腦海裡記得的英語用法很少,實際要用的時候,總是結結巴巴、錯誤百出,下筆前也總是喃喃自語碎念很久才勉強擠出幾個字。
我的想法是:你都花時間上課了,為什麼不再多花一點點時間,把東西記在你的腦海裡,誰都拿不走呢?
沒有多做這個「背誦」的功夫,沒有記在腦海中,你下次遇到時,還是說不出口、還是寫不出來,等於你花在上課的時間大部分都是白費的,這是很可惜的。
偶爾很累只想懶人學習,不動腦看影片或聽音檔是 OK 的,畢竟有看、有聽就有印象,尤其是還沒準備好認真上課,只想先看看課程內容當預習時,這是個很好的方法;但長遠來看,你若希望能把英文學好,真的把所學內化為自己實打實的語言能力,背誦不可少。
💡 我的課程能怎麼幫助你呢?
雙語講義,中英對照,方便背誦:
大部分的課程都附有雙語講義,中英對照,一目瞭然,幫助你背誦、記憶,也節省你查閱、翻找的時間。
👉 現在就免費試聽,下載完整課程或瀏覽更多課程。
・迷思四:我很確定自己該背的都背起來了,背熟就好,寫練習好花時間。
・破解迷思:要勇敢測——動手做題目看自己寫不寫得出來,是檢視自已有沒有背熟最簡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我觀察到進步很少的學生跟進步很多的學生的差別,除了有沒有花時間背之外,另外就是有沒有檢測。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對方教你或解釋一個東西的時候你都聽得懂也都了解,甚至你也都記起來了,但當東西交到你手上,要你自己來時,你卻不知從何下手?
因為你還「不熟」。
檢視自己有多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測驗,自己動筆,寫完馬上對答案,改完馬上仔細背熟;過幾天再把這張題目拿出來看,把錯的地方遮住,考考看自己是否真的已經會了,還是仍然錯一樣的地方(我自己學習的經驗是:錯過的地方就是自己學習的盲點,沒有特別注意跟加強的話,下次還是會錯一樣的地方)。
不過錯了也沒關係,不要因此而玻璃心喔!我常常說錯了更好,這樣你就知道哪裡還需要加強了!😉
💡 我的課程能怎麼幫助你呢?
練習題附解答,上課沒講過的不會考:
我為課程準備了不同的練習題,只考英文主題講義裡的內容,不會外加變化、延伸來增加你的負擔;只要把每課內容確實學好,確實寫題目、對解答、再複習,你的進步馬上看得見!
練習題題型有選擇、翻譯等,所有練習題也都都附有解答,寫完自己對答案,確實檢視學習成效,幫助你高效學習。
・迷思五:認真背、認真聽,英文就一定好?
・破解迷思:還不夠喔,要多多用——因為 If you don’t use it, you lose it.
我永遠都記得我的一位英文老師跟我說的:If you don’t use it, you lose it. (語言不用就會忘)。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這裡提供一個可以借鏡的小故事:
有一次一位外師問我認識幾個中文字——這問題一聽就很有鬼,但我當時是初入社會的小白兔,不懂人心險惡,也就不疑有他——我想都沒想就說:「所有的字我都知道啊!」(我的意思是生活中不管是閱讀還是口說,一個受過教育的成年人該知道的中文字我都知道。一般人哪會去數自己知道幾個中文字啊!)
他聽了馬上一臉「逮到你了」的那種興奮,在紙上寫下兩個一般人一輩子都遇不到也用不到的中文字——就是那種字音字形測驗還是中文系期末考才會出現的「揜、釮、罿、麃」那種等級——話說,這幾個字你會唸嗎?搞不好看都沒看過——他問我怎麼念,我說:「我不知道。」他馬上就好為人師地跟我說那兩個字怎麼念,還嘲笑我:「還說知道所有的字咧!」
我當時很年輕,太天真,沒有給他頂回去,跟他說:「這字什麼意思?你什麼時候用得上?怎麼用?造個句子來聽聽。」
中文是我的母語,那兩個正常人一輩子都用不上的字我當天就忘了,更何況是英文,非母語,平常如果不找機會去用,怎麼能奢求不忘?
其次是,久不用就生疏,生疏就不好意思用,越不好意思用,就越沒練習到,英文也就無法進步,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裡提供幾個簡單的方式,你也可以想想生活中有那些機會是可以練習英文的:
1 用英文寫備忘、清單:
生活或工作中總有待辦事項,養成用英文小記的習慣,不會的單字馬上查,多寫幾次那些常用字你就熟悉了,久了就習慣用英文記小事情嘍!
2 結交外國朋友:
可以是網路上的筆友或語言交換對象,如果你的英文不是高階的程度,建議先多結交母語為英文的外國朋友,學習正確的英文口語、聊天訊息寫法等,多注意他們在輸出時(說、寫)是怎麼用的。
3 查資料時將關鍵字轉為英文查詢:
查資料時可以順手把關鍵字轉成英文,用英文查詢,練習瀏覽英文標題與資料,標題裡常常自帶值得學習的延伸說法或內容,在查閱時多注意動詞的型態及用法。
比方說你想知道幫鞋子打蠟的正確方式可以搜尋:how to polish your shoes(不確定怎麼寫沒關係,瀏覽器會自動幫你更正,搜尋引擎也會自動幫你抓英文內容)。
若你不想看長文就先訓練自己瀏覽標題,之後慢慢增加為挑選一篇、兩篇、三篇……來瀏覽。
4 用英文自言自語:
我自己親身試過,對口語的流利非常有幫助!你一個人在家時可以先想像一個情境(借東西、約吃飯、問進度……等等),想像對方會說什麼,然後再自己用英文回答。
對方的回應可以用中文想就好了,你要專注的是自己要怎麼用英文回答對方、怎麼用英文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當然你在回答時自己要注意主詞、時態等大方向,最好能用上幾個最近學到的字、文法、結構等等。
這個方法主要是訓練你講話的流暢度、訓練自己把所學實際放在句子裡說出來,但注意練習時要在腦海裡組織好句子的結構,否則很容易誤入「亂講一通但自覺很會」的陷阱中。
💡 我的課程能怎麼幫助你呢?
學完馬上用:我精心設計了一堂「工作分類術」的課程,不僅給你完整的課程講義、講解影音,上完後,你更可以自己依樣畫葫蘆,馬上用所學自己練習寫待辦清單:
以上就是常見的 5 大學習迷思,以及破解迷思的 5 大要訣,最後再把這 5 大要訣整理一次:
・要聽講解
・要寫筆記
・要確實背
・要勇敢測
・要多多用
💌 這 5 大要訣你在平日或過往學習英文時做到了多少呢?讀完本文後,你的腦海裡是否也慢慢浮現確切的執行計畫了?歡迎來信跟我分享你的學習經驗/想法/心得/執行成果。
免費訂閱
送出後請至信箱收取 Gumroad 確認信,並按下 confirm 確認訂閱
若一直沒收到信,請查閱促銷或垃圾信件夾是否有 Engroad 的 email ,
並將之移至主信件夾,就不會再漏接嘍!
💡 學習小撇步:按下列標籤的 A1-C2 分類 👇 就會帶你到該級數的所有文章及課程嘍!